见伤寒六书条。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医家。籍贯不详。《南史·王僧孺传》记述他曾任太医侍郎,较早注解《素问》,原书已佚,部分内容保存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注文中,对研究《素问》有相当参考价值。此外还著有
①喻身之肌肉。《灵枢·经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②喻面部的周围。《灵枢·天年》:“基墙高以方。”
【介绍】:见黄武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牙龈红肿,状如两龈重叠。多由于口腔不洁,感染秽毒,加以素体肠胃有热,故循经上熏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经常啼哭,不能吮乳,面赤唇红,口涎外流,舌苔黄干,指纹紫滞
合,指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一合是指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相合而言。
稸同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稸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渤海(今河北省境内)人,余未详。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