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官。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擅长妇科。
自汗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多由气虚所致。证见自汗,怯冷,气喘,乏力等。治宜补气固表,可用芍药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丹毒,见该条。
见《本草蒙筌》。即丁香,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法。《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掌令热,以摩面从上下二七止,去肝气,令面有光。”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又名臊疳。指下疳痛而兼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即疳疮的一种。
旁行的经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俗称穴道。《内经》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即腧穴。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