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寻骨风,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中暑(《万病回春》列为类中风之一)。因夏季酷热,猝中暑邪所致。症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或渴。可先与通窍法,用苏合香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藿香汤第三方,见藿香汤条。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见《南越笔记》。为石花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