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厥阴俞条。
即怔忡。《伤寒明理论》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详怔忡条。
见《瘴症指南》卷下。即乐令建中汤,见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介绍】:见吴谦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详该条。
①书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编写小组编。本书初步总结了十余年来国内开展耳针疗法的实践和疗效,并附彩图12幅。是学习和掌握耳针疗法较实用的书。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②针刺耳廓特定
诊法。辨证过程中,必须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以推断病情的新久顺逆。例如患者面赤唇红,舌红苔黄,均属热邪盛的病色,若脉见洪数或滑数,为新病、为顺;若脉洪数而面色苍白的,则病重或久病,难治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