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色似胭脂证

色似胭脂证

眼科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外伤等引起者。本病“白睛不论上下左右,但见一片或一点红血,俨似胭脂者是”。血色鲜红,边界分明,眼部余无不适。治宜清肺散血,可用退赤散加减。因外伤者,内服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因他病者,除病因治疗外,酌加通络散瘀之品。

猜你喜欢

  • 经来遍身浮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 阳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

  • 惊产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惊生。详该条。

  • 神效天麻汤

    《卫生宝鉴》卷九方。胡麻半升,天麻二两,乳香七钱半。为末,每服五钱匕,茶水调下,日三次。治疠风。

  • 陈气

    陈久郁积之气,一般指为久困于脾的湿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 上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幽门,见该条。

  • 产门不闭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三。又名玉门不闭、阴门不闭、产门不合。指产后阴道外口不能闭合。多因胎前失于调养,产后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或产时伤及产门破损所致。气血大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自汗等

  • 痰膈

    膈证之一。指因七情郁结,痰涎凝聚所致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饮食入胃,便吐粘涎,膈塞不通,便结而粪如羊矢者,此气郁挟痰阻塞胃脘也。名曰痰膈。”治用辛润涤痰法。如五汁饮加狗宝,或程氏启膈饮加

  • 三阴头痛

    病名。太阴头痛、厥阴头痛、少阴头痛的合称。《罗氏会约医镜·论头痛》:“太阴头痛,脉沉缓,身体沉重,或腹痛,必有痰也,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脉沉细,必寒厥,以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痛,

  • 奶癣

    病名。①为婴儿特有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疮、胎癣、乳癣。多为禀性不耐,风湿热蕴阻肌肤而成。多发于婴幼儿头面部,有时可延及其它部位。其症初起形如粟米,散在或密集,疹色红赤,搔起白屑,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