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即尿。详该条。
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详各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本草著作。6卷。魏·吴普约撰于公元三世纪初期。载药441种。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兼述产地生境、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各药大致以药名、别名、性味类集、产地生境、药物形态、采时、加工、功效主治、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参见正治条。
即按摩。详该条。
证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其形如癣,皮肤干燥,瘙痒,破流血水,淋漓秽臭。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肉色皰起,掐不破,痛痒不显。不治亦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