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越
【介绍】:
唐代医生。著有《群方秘要》三卷。
【介绍】:
唐代医生。著有《群方秘要》三卷。
证名。指眩晕由风火积痰上逆所致者。《杂症会心录·眩运》:“实痰眩运者,其症实而脉实,其积热在阳明,其阻塞在经络,其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盖液凝则浊阴泛上,饮停则火逆上升,此实痰之运也。”
【介绍】:见方广条。
【介绍】:宋代医生。广州人。曾专心研究医学,常为贫苦人治病而不受酬报。
古代对长于房中术的女性的泛称。后世许多房中术的专书都冠以“素女”字样。如《隋书·经籍志》有《素女秘道经》1卷,《素女方》1卷。有关素女的说法片段地保留在《医心方》卷二十八中。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慢惊风,阳气大亏,自汗不止,遍身冰冷,面色苍白。治宜回阳救急。用固真汤,或参附汤加龙骨,牡蛎、黄耆、五味、干姜。
见《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为土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乃修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又名寒疮。由内郁湿热,外受风寒,凝结肌肤而成。本病多生头面手足,疮面红润光泽,起红斑成片,或有水泡,形似猫眼。治宜清热利湿散邪。内服清肌渗湿汤。外用妙贴散涂敷。类似虹膜样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荆芥、防风、赤芍药、玄参、陈皮、蝉蜕、炒苍术、白藓皮各一钱,连翘、大黄(酒洗)各一钱五分,厚朴(姜炒)、甘草各五分。加竹叶三十片,水煎,食远服。治椒疮、粟疮。
出《千金要方》卷五。洗浴婴儿,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洗浴的水,前人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成,临浴时,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注意脐带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