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酱叶

药酱叶

出《新修本草》。又名药叶、蒌叶、青老叶。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叶。主产广东。辛、微甘,温。祛风,温中,燥湿,消肿,止痒。①治风寒咳嗽哮喘,胃痛,风湿痹痛,子肿。煎服:9~15克。②治疥癞,湿疹,脚癣,捣敷或煎水洗;烫伤,研末撒或调敷。本品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胡椒酚、蒌叶酚等,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铁等。水提取物及挥发油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伤寒、大肠杆菌等及某些常见致病性真菌均有抑菌作用。蒌叶酚为抗菌有效成分;挥发油在试管内对某些原虫,蚯蚓有杀灭作用;对动物肠管有抑制及解痉作用。

猜你喜欢

  • 土虺蛇

    见《普济方》。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 白头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湿热蕴结肌肤所致。皮肤生疮有白头,渐成脓,四周红赤,微痒而痛,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除湿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搽青黛膏。相当于毛囊炎。

  • 镟根疳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在尿道口旁,可见棕眼小孔,孔内作痒,用手挤捻有少量脓液流出。

  • 经络现象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 水气凌心

    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治宜

  • 洪吉人

    【介绍】:见洪天锡条。

  • 耳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 蟹珠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

  • 灸痔法

    即以艾灸穴位治疗痔漏的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曾引录“崔氏灸痔法”。现已少用。

  • 颧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