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详该条。
见《开宝重定本草》。即益智仁,详该条。
【介绍】:见范汪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疮疡内托法,见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咳唾脓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多由邪火血热凝滞伤肺所致。本症可见于肺脓肿、支气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