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属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伤脾,或饮食不节等。以致中气不足,冲任失固,经血妄行,症见经期提前,血量较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白,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或心悸,小腹空坠等。治
病名。系生于胁部之无头疽。出《外科理例》卷四。由足厥阴肝经郁火积聚而发。初起如梅李,坚硬平塌,漫肿木疼,不红不热,成脓迟缓,溃后脓水清稀,早期治宜柴胡清肝汤,溃后托里消毒散内服。余同溃疡治疗。
书名。1卷。清·郑梅涧撰。刊于1797年。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对白喉的辨证论治、药用宜忌、药性、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出《两京记》。为李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1):26,1959。即大金钱草,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三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