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即窝儿七,详该条。
即小儿回春丹,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如见夜啼
【介绍】:见孟继孔条。
病证名。出《颅囟经》①系小儿受到惊恐而引起的啼哭。《景岳全书·小儿则》:“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寝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而惊叫,皆神怯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即肾气丸,见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夏枯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