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介绍】:见刘完素条。
经穴名。代号SP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生卒】:1860~1933【介绍】:清末至民国间医家。字寿甫。河北盐山人。自幼学习四书五经,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医学。民国初年,曾在国民党军阀统治的部队里任军医正数年。后又转回医界,在沈阳创办立达中医院
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目两眦,瘀肉努出,时觉疼痛,总属心火所成。然火有虚实,如大眦红肉深红色,心经实火也,宜黑参汤服之;小眦红丝色淡红者,心经虚火也:宜决明散主之。外俱用清凉圆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