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病别鉴条。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吐酸。详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病名。指肛门部漏管如鹅羽管状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先肿痛出脓,内有一硬管,时出脓水。”宜内服槐角丸加升麻五钱;外以马齿苋加入薰洗药中薰洗或挂线及手术疗法均可随症采用。
症名。指皮毛憔悴,色泽枯暗。出《灵枢·本神》。多由心脾不足,肺气亏虚,皮毛失养所致。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
见孙文垣医案条。
经外奇穴名。即崇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