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入门》卷六。瘿之别名。详该条。
指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症见便秘或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苔黄燥。治宜苦寒攻下。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血虚生热,而月水不通,此冲任内伤也。宜服人参四物汤(人参、当归、川芎、生地、白芍、知母、麦门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兼地黄丸。”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指处女膜。出《洞玄子》。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用药法则之一。根据五脏生理特性及病变采用补泻法则。《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
【介绍】:见施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