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百效全书》卷之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温病条辨》。即金银花,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竹茹,详该条。
病证名。指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的病症。见《松厓医经·咳嗽》。《丹溪心法》:“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杂病源流犀烛》:“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
亦称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它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泉源。《难经·三
见《四川中药志》。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丹铅杂录》。为茉莉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