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遗书
见麻科合璧条。
见麻科合璧条。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始设风科,元代医学分十三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专门诊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宋、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科。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见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痧证之一。指患痧面有口吐血沫者。《痧症全书》卷中:“血沫痧,胀闷废食,两胁疼甚,口出淡血沫,如西瓜瓤,用熏陆香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类,治之即愈。”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P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
见《江苏药材志》。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