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桔梗、杏仁、防风、黄芩、栝蒌仁、知母、薄荷、枳壳、橘红、甘草。水煎服。治外感风邪伤肺,恶寒发热,咳嗽痰喘,腋下作痛,痛引缺盆,脉右寸浮紧。若口渴,加石膏、天花粉、竹
①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病证名。见《片玉心书》。多由胎热,引起心神不安,入睡时热扰于心,故睡中突然自哭,并有心烦,易惊等。治宜清心安神。用安神丸。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大指的别名。
偏产的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右畔。”相当于右枕横位。参见偏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