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曲鳅。系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多因胆经积热流入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初起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自感恶热。如
证名。指腹大而四肢小的水肿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水病者,皆由荣卫否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于水中自渍,及浴冷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
出《履岩本草》。为高良姜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桑根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藓皮、白芷、蝉蜕、川芎、当归、威灵仙、生地黄、何首乌、枳壳、苦参、甘草各一两,苍术、黄柏、穿山甲、乌药、石菖蒲各二两,金银花四两。分作十剂,好酒煎服。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病名。疟疾之一。《症因脉治》卷四:“肺热瘅疟之症,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此《内经》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肺热瘅疟之因,《内经》云,肺素有热,热盛于身,因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