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的异体字。详遁园医案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皮毛之孔窍,即毛孔。见《脾胃论》。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阴络脉,见该条。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证。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内犯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
五不男之一。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称之为犍。参见五不男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十。即狂犬啮人。详该条。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
【生卒】:十一世纪初【介绍】:北宋医生。字叔廉。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人。幼孤贫,借书阅读摘录,后中进士,任工部侍郎。晚年在城北建造园庐,自号武林居士。注重导引及养生术;又擅长医术,为人治病。汇集整理有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