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即鼻流清涕。《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详鼻流清涕条。
病名。多因旋转外力超越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所致。常见于肩、腕、膝、踝等关节处。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色紫青,但无骨折及关节脱位。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内服壮筋养血汤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及
见《本草纲目》。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①即恶疮。见该条。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即吐法。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又名蚘心痛。
证名。指饮食不能下膈入胃者。《医学从众录·膈症反胃》:“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反胃、格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