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
参见痘疹论条。
参见痘疹论条。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等。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运用滋肾阴而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用于肾阴亏、肝阴虚、肝火有余的证候。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
即神仙太一膏,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青叶胆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推拿穴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左颊右颊,在颧之旁。”
病证名。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称为妊娠失音。参见子喑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即眼胎赤。见该条。
鼻出臭气,流出脓样黄浊涕,多属风火热毒郁蒸鼻窍的鼻渊症(相当于副鼻窦炎)。恶臭难闻,鼻涕带血丝,颈部有肿块者,可能为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