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离其经常度数之脉。《难经·十四难》:“脉有损至(注:损为减,至为进)……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此外,孕妇临产时,脉象突然一反常态,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瓶尔小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任光禄卿直秘阁,精医术。1057年(嘉祐二年)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仁宗赵祯命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孙兆等校订医书,经十余年,於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