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噎膈证的一种,与上膈相对。指进食后,过一段时间,食物才吐出。《灵枢·上膈》:“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张志聪注:“病在膈上者,食饮入而还出;因于膈下者,食入,晬时乃还。”
书名。4卷。清·杨尧章编撰。刊于1856年。杨氏于吴有性《温疫论》原文后逐条予以辨析,或阐发吴氏立论的精义,或参证个人的学术经验,着重辨明是非疑似之处。卷末另撰胃气论、寒疫论各一篇,前者申明胃气升清降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辉条。
指腹腔及其内脏组织。如腹腔内脏腑器官疼痛称腹中痛。《素问》有专篇讨论腹腔几种疾病,名《腹中论篇》。参见腹中论篇条。
秋令收敛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阴囊坠胀、疼痛。为疝病的常见症状。可用灸治在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泽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