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昆秀,号璞斋,安城(今广西境内)人,精于儿科,善治痘疹,撰有《麻科活人全书》(1748年后改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
①又称泻白。清泻肺内蕴热的方法。肺中伏热表现咳嗽气喘,身热不退,皮肤蒸热,傍晚尤甚,舌红苔黄,脉象细数,用泻白散加味。②痰阻胸膈,喘不得卧,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是管理药物。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胞宫。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串臀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复杂性肛漏的一种。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介绍】:宋代医家。建德(今属安徽)人。撰有《医学善传》一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