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张琦条。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吴茱萸一两三分,白术五两一分,猪膏五两,宿姜汁八两。前二味为末,纳姜汁、猪膏中,煎成胶饴,每服一大匙,食前温酒调下。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下不通,噫宿食臭。
见《泉州本草》。为胡颓子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暖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
参见痘科类编释意条。
出《鸡峰普济方》。即橘皮,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