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诸鱼中毒

食诸鱼中毒

病名。因食有毒或变质鱼类引起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诸鱼中毒候》。症见头晕面肿、肤红起痹搔痒、心腹闷满烦乱;严重者心悸、气急,甚至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鱼毒诸药,如紫苏、荏叶水苏芦根芦花、菩萨草、大黄汁、马鞭草汁、苦参缩砂仁草豆蔻、酱汁、米醋、胡麻油、黑豆汁、冬瓜汁、橘皮乌梅橄榄蜀椒胡椒、莳萝、茴香、胡葱、大蒜朴硝、蓬砂、鲛鱼皮、獭皮等。可参考。

猜你喜欢

  • 清咽人中黄汤

    《疫喉浅论》卷下方。人中黄、豆豉、浙贝母、牡丹皮、玄参、连翘壳、金银花、木通。加白蜜一大匙,水煎服。治少阴疫喉,咽腐不利,烦满昏寐,脉细数,身热痧隐,邪未宣达,火已鸱张。若神昏加犀角;相火旺者加天门冬

  • 竹林寺女科

    书名。①署名竹林寺僧撰写的女科著作之总称。竹林寺位于浙江省肖山县,据传自五代后晋建寺后,寺中僧人有善医女科病症者,并逐代相传,闻名于世。其所授女科著作,均秘不外传,自清初以后始有传抄的各种刊本行世。但

  • 平旦服

    即早晨空腹服药。详空腹服条。

  • 旱莲草

    出《本草图经》。为墨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痰泄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详该条。

  • 气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 寒邪

    六淫之一。详寒条。

  • 豆稔干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稔子之别名,详该条。

  • 狗嗽子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黄独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 假搐

    病证名。①指外感寒邪,客于肌表,小儿体弱不胜其邪,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方论》)。②病虽见搐抽者,目上视,但牙关不紧闭,口无痰涎者,为“假搐”(《东医宝鉴》)。③“发热抽掣,少时掣定,神气清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