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枕

猜你喜欢

  • 四肢不收

    证名。见《难经·十六难》。指手足瘫废或软弱无力,活动艰难者。多因中风,或气虚血枯,或痰湿流滞所致。《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凡初得风,四肢不收,心神昏愦。”《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脾胃之虚,怠惰

  • 内伤夹暑

    病证名。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

  • 五喘恶候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疮痘喘、惊风喘,虚肿喘、吐泻喘、下痢喘。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的危象。

  • 赵献可

    【介绍】:明代医家。字养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下半期。博览医书,并曾旅游于陕西、山西等地。在医理上,主要推崇薛己,对“命门”之说加以发挥。认为“命门”是人身脏腑之主,其意义甚至更重于

  • 易髓

    易,互相交流变易;髓,骨髓。《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谓圆骨都有髓,有髓就有空;而扁骨则有血脉渗灌其理腠,是以血易髓,所以无空。

  • 用夹法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又名夹眼法。以特制之竹夹,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审其倒睫、睑废等矫正之后,收紧固定竹夹。术后约七日,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所遗残痂

  • 唇萎

    证名。指口唇萎废。可由瘀血内停所致。《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

  • 还丹

    炼丹术语。指道家炼丹方法中的循环变化。参见九还丹和九转金丹条。

  • ①又名神阙。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即脐带。详该条。

  • 使道

    ①指鼻孔和人中沟的部位。《灵枢·天年》:“使道隧以长,……百岁乃得终。”《黄帝内经太素》:“使道谓是鼻孔使气之道。”②气血流通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