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喇叭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广州植物志》。为苹之别名,②见《闽东本草》。为夜关门之别名。③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珍珠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为痰浊上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声如拽锯。参见喉吤条。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病名,即痘疮所致的眼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不论大小,须患斑疮一度,疮子患时,觉入眼中,……疼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肿硬,翳如银色。”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
药物学著作。南宋·张松撰约成书于1208~1224年间。此书早佚,仅存佚文60余条。据《宝庆本草折衷》载述此书梗概称:此书择取本草常用药,抄节性味、主治之要,合经注之文,统以成段。虽立言简要而亦有所补
七方之一,方剂之小者。对于邪气轻浅而无兼证的可用小方。《儒门事亲》卷一:“小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者是也。病无兼证邪气专,可一二味而治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类同滋阴熄风。《温病条辨》中的大定风珠、小定风珠是本法的代表方。
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素问·六节脏象论》:“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谓气数是用来标志万物化生的时间节律的。
病名。又称脾肾泻。《医学从众录·泄泻》:“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一二次,名曰脾肾泄,……四神丸加味主之。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