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省三

黄省三

【生卒】:1881~1964

【介绍】:

名思省。广东番禺人。父紫轩系乡村医生。承家学,十九岁即悬壶乡间。1924年至香港执业,因迭起疑难杂证而名闻省港。1955年返广州,历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广州中医学院筹委会副主任、省卫生厅中医顾问、省中医药研究会副主任、省麻风病防治委员会委员。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行医六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重症及传染病如肺结核、白喉等。所拟贝母四仁汤、强心有效汤、流行性感冒有效汤方等,均因有较好的疗效而为同行常用。晚年潜心著述,著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肺结核实验新疗法》、《白喉病药物新疗法》、《肾脏炎肾变性实验新疗法》、《急性阑尾炎药物新疗法》、《疟疾伤寒霍乱、流感及风湿热之防治述要》、《麻疹实验新疗法》等。尚有《黄省三先生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浮飘

    见《四川中药志》。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 肝寒

    ①指阳气不足致肝气凝泣,属内寒之证。症见忧郁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②指寒邪凝滞于肝经。详寒滞肝脉条。

  • 九针

    针具名,出《黄帝内经》。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说明九针的形状、用

  • 劳役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劳累过度所致者。见《症因脉治·痢疾论》。多因生活无节,劳力过度,或饥饱不匀,负重远行,营伤卫损,血渗大肠所致。其症痢下纯血,或腰痰背楚,胁肋作痛,四肢倦怠,嗜睡减食。节劳稍缓,劳重即发

  • 医林指月

    丛书名。清·王琦辑。刊于1767年。共辑集宋、元、明、清时医著十二种(另附一种)。计有《医学真传》、《质疑录》、《医家心法》、《易氏医案》、《芷园臆草存案》、《伤寒金镜录》、《痎疟论疏》(附《痎疟疏方

  • 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 二火

    ①指肝、心之火。《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慄。”②指肺、心之火。《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王冰注:“二火,谓二阳脏;三水

  • 人中

    ①指人中沟。出《灵枢·经脉》,又名水沟。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膀胱和子宫的参考。②水沟穴的别名,见《针灸资生经》。详水沟条。

  • 膏育俞

    经穴名。代号BL43。出《备急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

  • 太羽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