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疸

黑疸

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酒疸女劳疸等日久不愈,肝肾虚衰,瘀浊内阻所致。症见身黄不泽,目青,面额色黑,心中懊憹,肤燥,爪甲不仁大便黑,膀胱急,足下热,脉浮弱;甚则腹胀,如有水状,面浮脊痛不能正立等。治宜扶正补肝肾为主,攻邪化瘀浊为辅。可用硝石矾石散等方。《杂病源流犀烛》用黑疸方合滋补肝肾药。本病可见于多种阻塞性黄疸疾病晚期。参见黄疸、五疸条。

猜你喜欢

  • 埋针疗法

    即皮内针疗法。见该条。

  • 孙兆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尚药奉御孙用和,有二子,一为奇,一为兆,父子皆以医闻名。奇、兆皆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丞。两人对《素问》等古典医籍更多所研究。兆有《伤寒方》、《

  • 羌麻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羌活、麻黄、川芎、菊花、蔓荆子、石膏、防风、前胡、黄芩、细辛、枳壳、茯苓、甘草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破伤风,搐痓不已。

  • 口眼斜外障

    病证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风牵斜。详该条。

  • 承岁

    运气术语。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故名。《素问·天元纪大论》:“承岁为岁直。”张景岳注:“丁卯之岁,木承木也;戊午之岁,火承火也,……此以年支与岁,同气相承,故曰岁直,即岁会也。然不分阳年阴年,但取四正之

  • 仓公

    【介绍】:见淳于意条。

  • 独茅根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 风疳

    病名。①牙病。《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四卷:“夫风疳者,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则令齿龈浮肿,动摇脱落,损烂,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面色青黄,唇颊肿

  • 血随气陷

    气虚下陷导致出血的病机。例如,脾胃虚弱,可致气虚下陷,不能统摄血液,出现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临床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症见精神不振、肢体怠倦、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虚

  • 风牵偏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