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齿燥

齿燥

前板齿(门牙)干燥不润。新病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肺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属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猜你喜欢

  • 擎疽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 癞虾蟆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 干血痨

    病名。见《血证论》卷五。早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关于干血的记载,症状及治疗与本病一致。病因五劳所伤,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久则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血不通外荣。症见经闭不行,

  • 浮碧山人

    【介绍】:见孙光裕条。

  • 灰滑苔

    舌苔灰黑而滑润,为寒水侮土,太阳中寒之证。一般有腹痛吐利,手足冷,脉沉细等。宜温阳散寒(见《伤寒指掌》)。

  • 迴气

    见回气条。

  • 产后肉线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 急喉风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 医籍考

    见中国医籍考条。

  • 蓝藤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