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顿饭的时间。《素问·缪刺论》:“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病名。指前额部骨折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损伤后多致皮破,面目浮肿,若内损血瘀,则呕吐,鼻衄,昏迷、面黄、身软、周身虚浮、烦渴、胸痛、饮食少进。治宜止血开胃,消瘀定痛,内服疏血丸,外用五加皮汤熏洗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棕榈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保赤存真条。
病证名。又名湮尻疮。即尿布皮炎。为新生儿多见的皮肤炎证。小儿皮肤娇嫩,尿布潮湿浸渍过久,湿毒乘虚侵入,发于臀部肌表,而为焮红、粗烂;重则有丘疹、疱疹甚至脓疱形成。初起内服药以清热解毒为主,用银花甘草汤
【介绍】:见刘奎条。
五不女之一。《广嗣纪要·择配篇》:“鼓花头绷急似无孔。”即鼓。详该条。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见《中药材手册》。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