怫,通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指疾病的根源或病灶。《后汉书·华佗传》:“君病根深,应当剖腹。”
①即肌肉。详该条。②肥人的一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皮肉不相离者,肉。”参肉人条。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①见《天宝本草》。为青酒缸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药物》。为球兰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
五邪之一。见五邪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喉科著作。2卷(又有1卷本及4卷本)。清·郑梅涧约撰于清乾隆年间,后其子郑瀚加以补充,于1838年始由冯相棻刊行。上卷首列“咽喉说”等八篇咽喉病总论,并分别论述了36种喉风的名称(其中包括咽、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