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海金沙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骨名。又名成骨。即胫骨。参胻骨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魂,指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为肝所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肝藏血,血舍魂。”若肝不藏血,肝血不足,就可出现梦游、梦语或幻视幻觉等所谓魂不附体的病证。
《外科正宗》卷三方。生地黄一两,木香五钱。生地黄捣膏,木香为末,二药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治乳中结核,及一切气滞结肿成核疼痛。
见针方六集条。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中寒。由于暴中寒邪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宜温里散寒。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后缘下方凹陷处。主治腓神经痛,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介绍】: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撰有《疟痢成方、白喉辨症合刻》(1882年)等书。
同正气,泛指构成和维持生命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具体如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