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都

中都

经穴名。代号LR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郄穴。位于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少腹痛遗精泄痢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外奇穴名。八邪穴之一。《奇效良方》:“中都二穴,在手中指无名指本节岐骨间,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③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神门,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肺热身肿

    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肺热身肿之因,肺热叶焦,肺气怫郁,升降之令不行,治节之官失职,

  • 诊籍

    记载患者诊疗情况的记录。西汉时期,淳于意为人治病,已有诊籍记载,是后世病历医案的开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

  • 平剂

    指性味平和的方剂。

  • 阳化气

    指阳主化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

  •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见黄帝明堂经条。

  • 肾经寒痰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寒痰。详见该条。

  • 宿胠风

    病证名。属连眶赤烂。系由眼睑不洁,复受风邪所致。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秽污浸渍,受风即发如粟米之状,连眶赤烂,遂成疮疾,名宿胠风。宜用省风汤,局方三白散。”

  • 气衰呕吐

    病证名。清·罗应章《经验医库》:“气衰呕吐,是脾胃气虚不化。”症见呕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饮水。治宜健脾益气。用加减六君子汤。参见脾虚呕吐症条。

  • 乌风障症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乌风内障。详该条。

  • 蔡小香

    【生卒】:1862~1912【介绍】:清末妇科学家。名钟骏,号轶鸥,以字行。上海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科诸生。入泮后绝意功名,以医为业。其父砚香有医名,秉承家学,于妇科造诣更深,赠药济贫,名闻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