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淋散

五淋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山栀子仁,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别名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木通(去节)滑石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赤芍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

药方名称五淋散

处方茯苓180克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150克赤芍药(去芦,锉)山栀子仁各6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金粟丸

    《仙拈集》卷二:金粟丸药方名称金粟丸处方沉香2钱,丁香2钱,木香2钱,青皮(醋炒)5钱,陈皮5钱,莪术5钱,槟榔5钱,巴霜5钱,乌梅肉5钱。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九种心胃疼痛,两胁胀

  • 导赤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导赤丹药方名称导赤丹处方薄荷1钱,麦冬1钱,木通1钱,黄连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上朱衣。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心经热盛,或心移热于小肠

  • 定惊膏

    药方名称定惊膏处方羌活、防风、川芎、当归、龙胆草、栀子、蝎梢、生甘草、薄荷、竹叶、黄连、麦冬、胆南星、赤苓、朱砂、雄黄、木通、生地。制法上为末,为丸。功能主治清气。主肝风惊搐,并胎风。用法用量临用生姜

  • 苍耳膏

    《圣惠》卷六十四:苍耳膏药方名称苍耳膏处方苍耳子2合,荆芥子2合,葵子2合,黄蜡半两,木香1两,白猫粪1两,石长生1两,当归1两,黄芩1两,藁本1两,玄参2两,丁香1两,干马齿1两,雄黄1两(细研),

  • 理中温胃汤

    药方名称理中温胃汤处方干姜5分,白芍药8分,木香5分,玄胡索8分,丁香4分。功能主治小儿脏寒,肠鸣泻水,足冷气逆,大哭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 蓖麻饮

    药方名称蓖麻饮处方蓖麻子20枚(成熟者,去皮)。制法上细研。功能主治利小便。主大腹水肿。用法用量以水半盏,调匀,1服令尽,至日中当吐下水汁,若水不尽,3日后更服30枚,犹未尽者,更作。愈后节饮及减食,

  • 益儿饼

    药方名称益儿饼处方水红花子使君子(去亮)山楂肉各15克白术(去芦)12克槟榔4.5克木香3克神曲(炒)7.5克功能主治化滞消癖。治小儿癖疾。用法用量上药研末,入黄蜡、面,水和作煎饼吃。摘录《万病回春》

  • 聪明益气汤

    药方名称聪明益气汤处方黄耆、人参、焦术、当归、橘红、升麻、柴胡、防风、石菖蒲、荆芥、莽草。功能主治肾虚久病耳聋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 宫制蔷薇油

    药方名称宫制蔷薇油处方真麻油随多少。制法以瓷瓮盛之令半瓮,取降真香少许投油中,厚用油纸封系瓮口;顿甑中,随饭炊两饷,持出顿冷处,3日后去所投香;清晨旋摘半开柚花(俗呼为臭橙者),拣去茎蒂,纳瓮中,令燥

  • 鹿角霜饮

    药方名称鹿角霜饮处方鹿角霜5钱,熟地黄8钱,党参3钱,黄耆3钱,韭子1钱,肉桂1钱,菟丝子2钱。功能主治产后下焦虚寒,或产理不顺,妄用谬法,损伤府络,以致淋沥遗尿。摘录《产孕集》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