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各一钱。薄荷少许。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鼻塞重重,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川芎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右十味,各三十两。

炮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苗)甘草(烂)桔梗人参(去芦)芎藭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900克

制法上药十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解表,散风祛湿。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备注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解表止痛;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助羌、独解表疏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正如吴昆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日败毒"。综合全方,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之功。对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或疮疡、痢疾初起,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应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加减泻青丸

    药方名称加减泻青丸处方防风、龙胆草、山栀、大黄、黄芩、川牛膝。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气实便结,脉三部弦硬而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川贝雪梨膏

    药方名称川贝雪梨膏处方梨清膏400g川贝母50g麦冬100g百合50g款冬花25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稠厚的斗流体;味甜。炮制以上五味,梨清膏系取鲜梨,洗净,压榨取汁,梨渣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

  • 回天大补膏

    药方名称回天大补膏处方人参6两,白术4两,白茯苓3两,当归4两,白芍4两,川芎2两,生地1斤,熟地1斤,天冬5两,麦冬5两,知母3两,八制香附8两,红花1两,山药2两,自制龟胶4两,清阿胶4两,鳖胶4

  • 赤苓汤

    《竹林女科》卷二:赤苓汤药方名称赤苓汤处方厚朴(姜制)8分,陈皮(去白)8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炙甘草5分,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半。功能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浮肿,甚则自脚面肿至腿膝,

  • 痰毒煎

    药方名称痰毒煎处方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主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用法用量上药头汁用水150

  • 吊痰膏

    药方名称吊痰膏处方皂角2斤。制法用水5碗,煎至1碗,去滓,净1碗内,再熬成1钟,于(火唐)灰上,用纸倒膏在纸上,用半夏醋煮过成膏子,入皂角膏内和匀,明矾3两(末)同和,入松杨柿捣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清脾甘露饮

    药方名称清脾甘露饮别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处方白术白茯苓山栀茵陈麦门冬生地黄芩枳壳苍术泽泻连翘甘草元明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郁遏,致生天疱疮,下体多而疼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

  • 炉甘石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炉甘石散药方名称炉甘石散别名炉脑散(《医学入门》卷八)。处方炉甘石250克(用黄连120克,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去黄连,取甘石研)制法上药和匀。功能主治治一切眼疾;下疳疮。用法用量

  • 吹喉丹

    药方名称吹喉丹处方黄连、青黛、儿茶。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疮咽烂成坑。用法用量吹之。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 茴香圆

    药方名称茴香圆处方威灵仙(洗去土)、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防风(去苗)、川楝子(麸炒),各三两;乌药(去土)五两,川椒(去目.闭口.炒出汗)二两,赤小豆、茴香(炒),各八两;地龙(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