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人指甲

人指甲

《中药大辞典》:人指甲

药材名称人指甲

拼音Rén Zhī Jiɑ

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

出处本草衍义

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

性味甘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本草蒙筌》:"甘咸,无毒。"

③《医林纂要》:"咸,温。"

功能主治治鼻衄,尿血,喉蛾,目生翳障,中耳炎。

①《本草拾遗》:"取细末置目中,去翳障。"

②《本草衍义》:"治鼻衄,细细刮取,俟血稍定,去瘀血,于所衄鼻中搐之。"

③《纲目》:"治破伤中风。"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点目、搐鼻,吹耳。

复方①治妇人无故尿血:爪甲、乱发。上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饮服亦得。(《千金方》)

②治乳蛾:爪甲不拘多少(煅为末),蓬砂、白矾各一钱,西牛黄一分,乌梅白梅肉各五枚。共捣如泥,含弹大一丸,痰火涌出,(续含)三、四丸(次)。(《本经逢原》)

③治眼生珠管:手爪甲(烧灰)、贝齿(烧灰)、龙骨各半两,上药,同研令极细,每用少许,点珠管上,日三、四度。(《圣惠方》贝齿散)

④治破伤风,手足战掉不已者:人手足指甲(烧绝烟)六钱,朱砂(别研)、南星(姜制),独活(去皮)各二钱。上为细末。分作三分,酒调服之。(《普济方》)

⑤治少小腹胀满:烧指甲灰,乳头上饮之。(《千金方》)

⑥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鸡爪风":此病近似于现代医学所称之手足搐搦症,多由于血钙降低所致,以产后哺乳妇女或婴儿为常见。可取人指甲2钱,洗净阴干,瓦上焙烤,以不焦枯存性为度,研细末,黄酒2两送服,必要时可再服1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人指甲

药材名称人指甲

拼音Rén Zhī Jiɑ

英文名Nail

别名手爪甲、人退、筋退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科健康人剪下来的指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cha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月牙状,大小、宽窄不等。表面黄白色中牙白色,半稼明,光滑。有细纵纹。角质,坚硬而韧,富弹性,难折断。气微,味甘、咸。

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于。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去翳。主鼻衄;尿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目生翳障;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g;外用:适量,研末,点眼、(口畜)鼻或吹耳。

复方1.治妇人无故尿血:爪甲、乱发。上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饮服亦得。(《千金方》)2.治乳蛾:爪甲不拘多少(煅为末),蓬砂、白矾各一钱,西牛黄一分,乌梅白梅肉各五枚。共捣如泥,含弹大一丸,痰火涌出,(续含)三、四丸(次)。(《本经逢原》)3.治眼生珠管:手爪甲(烧灰)、贝齿(烧灰)、龙骨各半两。上药,同研令极细,每用少许,点珠管上,日三、四度。(《圣惠方》贝齿散)4.治破伤风,手足战掉不已者:人手足指甲(烧绝烟)六钱,朱砂(别研)、南星(姜制)、独活(去皮)各二钱。上为细末。分作三分,酒调服之。(《普济方》)治少小腹胀满:烧指甲灰,乳头上饮之。(《千金方》)5.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取细末置目中,去翳障。2.《本草衍义》:治鼻衄,细细刮取,俟血稍定,去瘀血,于所鼻中搐之。3.《纲目》:治破伤中风。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鸡爪风。此病近似干现代医学所称之手足搐搦症,多由于血钙降低所致,以产后哺乳妇女或婴儿为常见。可取人指甲2钱,洗净阴千,瓦上焙烤,以不焦枯存性为度,研细末,黄酒2两送服,必要时可再服1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射鸡尾

    药材名称射鸡尾拼音Shè Jī Wěi别名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叶上子、双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剑、骨牌草、岩红豆(《湖南药物志》

  • 油茶根

    药材名称油茶根拼音Yóu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

  • 榆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榆蘑药材名称榆蘑拼音Yú Mó别名大榆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Bull. ex Fr.)Quel,以子实体入

  • 黄栌根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药材名称黄栌根拼音Huánɡ Lú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落叶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

  • 树头芭蕉

    药材名称树头芭蕉别名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来源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 wilsonii (Tutch.) E. E. Cheesm.,以全株入药。原形态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

  • 白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药材名称白蝶花拼音Bái Dié Huā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来源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根入药。生境

  • 黍茎

    《中药大辞典》:黍茎药材名称黍茎拼音Shǔ Jīnɡ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

  • 苜蓿根

    《中药大辞典》:苜蓿根药材名称苜蓿根拼音Mù Xu Gēn别名土黄耆(《食疗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化学成分紫苜蓿的根含糖类。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其中有2

  • 鹦鹉

    《中药大辞典》:鹦鹉药材名称鹦鹉拼音Yīnɡ 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