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饮膳正要》。偏指食物之害,包括食物不洁、有毒、腐败变质等,都在禁食之列。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言闻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详骨蒸条。
病证名。由心肺气虚,喉管翻出所致。口内吐出红虫一条,扯之不出,触之痛彻心肺。治法宜用人参浓煎服,大补其元气。上述症候颇类今之剥脱性食管炎。而当时因受条件所限,可能误认食管为喉管,故称翻喉。
①出《新修本草》。为杜衡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蜘蛛香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盐麸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脚气病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由风湿毒气,搏于肾经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肿满者,由风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经络壅涩,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气壅溢腑脏,浸渍皮
整复之意,即整治人体骨折、损伤的病症。出《正体类要》上卷。明、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