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准绳

伤寒准绳

书名。《证治准绳》组成部分。又名《伤寒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发热,阐析伤寒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1介绍伤寒总例;卷2~4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5~6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7为劳复食复、瘥后诸病、四时伤寒、妇人和小儿伤寒等;卷8分析伤寒脉法及伤寒治疗常用药的药性。本书引用前人学说颇多,临床部分吸取后人不少治疗方剂。作者在自序中称是书“为因证检书而求治法者设也”。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神效复元通气散

    《仙传外科集验方》方。当归三两,甘草、黄芪、白芍药、天花粉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各半两,金银花二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滓,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治恶疮初起,及痈疽、疔疮肿痛。

  • 本经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 劳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虚劳骨蒸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多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劳热。《医学入门》卷五:“心劳邪热,则口舌生

  • 隔皮取脓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方。驴蹄、五倍子各一两,炒荞麦面二斤,白盐五钱,草乌四钱。为末,水调作饼,慢火炙黄,去火毒,研细末,醋调成膏,摊贴患处。治一切肿毒。

  • 谢昆秀

    【介绍】:见谢玉琼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 凤眼前仁

    见《中药材手册》。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 良姜

    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高良姜之简称,详该条。

  • 存存斋医话稿

    书名。清·赵晴初撰。原5卷,现存2卷。全书共74则医话,不分类别,不拘体例,不立标题。记其所见所闻及心得,阐述医理,辨证用药,改正本草,评论医家,强调辨证论治,反对拘方制病,文字简明。现有《珍本医书集

  • 水蜡烛实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