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白秃疮。见该条。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多生于手背,内容物如桃胶,故名。治法宜以三棱针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或用丰术治疗。即腱鞘囊肿。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对节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病名。肝虫指肉虫。《普济本事方》卷七:“肝虫如烂杏。”即肉虫病。详该条。
【介绍】:见黄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