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身面皆肿的病证。出《小儿药证直诀》卷上。其病机是“肾热传于膀胱,膀胱热盛,逆于脾胃,脾胃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土,脾随水行,脾主四肢,故流走而身面皆肿也。”参见小儿浮肿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
偏嗜吃某些食物的一种病态。如嗜食生米异物,多属虫积;嗜食辛辣多属胃寒等。
证名。指自怯畏惧之状。《证治要诀·怔忡》:“有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此名为卑惵之证,以血不足故尔,谷神嘉禾散加当归半钱,黄芪半钱。”此症多迁延难愈,宜养血补心
即白睛。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方草木状》。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玄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