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海论》。见血海条。
病名。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粘痰,苔白滑,脉弦紧等。治宜温肺以劫寒痰,如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
《秋温证治要略》方。鲜生地黄三钱(入豆豉一钱半,捣),连翘、焦栀子各三钱,栝蒌皮、桑叶各一钱五分,鲜芦笋一两,郁金二钱,鲜竹叶十片。水煎服。治太阴秋温,服辛凉清解饮后,外邪已减,伏热外达,但热不寒,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见《幼科铁镜》卷五。即生津养血汤,见该条。
病名。即穿腮毒之简称。详该条。参见骨槽风条。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