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葳蕤、茯苓、酸枣仁、石膏各一钱,人参七分。水煎热服。治病后多寐,身犹灼热。
病名。见《囊秘喉书》。鏁,同锁(《集韵》)。即锁喉风。参见喉风条。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生手指骨节间。”证治见指疔条。
书名。又名《新编俗解八十一难经图要》。7卷(包括首卷1卷)。明·熊宗立(勿听子)撰于1438年。本书卷首为八十一难经纂图,共绘有解释《难经》本文的图表28图。正文部分则逐条作注,对于难释的字义、词义及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中国妇科病学》引石芾南方。益母草、丹参、桃仁、当归、益元散各9克,藕汁15克,童便30克。水煎,加童便冲服。治恶露不下,热甚烦躁,不欲近衣,瘀热内结之症。
见《本草正》。即龟版胶,详该条。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病证名。又名睛光瞎。为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目盲者之俗称。参见青盲、暴盲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