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孙文垣医案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人参、三七、儿茶(水飞,去砂)、五倍子各一两,血竭五钱,滕黄、乳香(去油)各三钱,轻粉、冰片各一钱,川贝母二钱。为细末,阳疮每用二钱,阴疮每用五钱,掺于患处。治痈疽。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