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脾丸

养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养脾丸

药方名称养脾丸

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爁)75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养胃进食,治脾胃虚冷,心腹绞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吐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养脾丸

药方名称养脾丸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当归川芎各9克青皮(醋炒)木香(煨)黄连(姜炙)陈皮各6克神曲(炒)山楂砂仁麦芽(炒)各3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惊泻。因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陈仓米饮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艾茸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药方名称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

  • 拦风膏

    药方名称拦风膏处方大黄1两,黄柏1两,草乌1两,南星1两,五倍子1两,酒曲1两,黄芩5钱,郁金5钱,白芷5钱,芙蓉叶花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背发及各样损风恶毒。用法用量用鸭蛋白调敷。摘录《外科百

  • 加味小蓟饮子

    药方名称加味小蓟饮子处方生地、小蓟、滑石、通草、淡竹叶、蒲黄(炒)、藕节、当归、山栀、甘草(炙)、车前、麦冬、陈皮、牛膝。功能主治小便出血。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 蛊胀奇方

    药方名称蛊胀奇方处方黄牛粪3两(男用雄,女用雌,阴干,炒)。功能主治蛊胀。用法用量每服1两,酒3碗,煎1碗,绢滤去滓,饮酒,3服即愈。垂死者勿救,不可以污秽而忽之,勿令病人知也。摘录《寿世新编》

  • 二参汤

    《医学人门》卷八:二参汤药方名称二参汤处方柴胡麦门冬人参玄参甘草各等分草龙胆用量减半功能主治主痘疮壮热,经日不除。用法用量水煎服。热退即止。摘录《医学人门》卷八《外科大成》卷三:二参汤药方名称二参汤处

  • 凉心丸

    药方名称凉心丸处方紫河车3分(蚤休是也),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远志(去心)1分,麦门冬(去心,焙)半两,丹砂(别研)1两,龙脑(别研)半钱,金箔20片(与丹砂、脑子同研)。制法除别研外,上

  • 大已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大已寒丸药方名称大已寒丸处方荜茇肉桂各2千克干姜(炮)高良姜3千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疴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

  • 快透散

    药方名称快透散处方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炙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痘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活瘀理气汤

    药方名称活瘀理气汤处方桃仁3枚(捣碎),三棱1钱半,莪术1钱半。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滞理气。主小儿由于啼哭暴怒或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阻碍气机而喘,面色灰暗,口唇发绀,胸部郁闷不畅,呼吸困难,气短胸痛

  • 补阴济阳汤

    药方名称补阴济阳汤处方当归1钱,侧柏叶2钱,荆芥1钱半,栀仁1钱半,蒲黄(炒黑)1钱半,天冬1钱半,腹皮1钱半,香附1钱半,麦冬1钱半,元参8分,炮姜8分。功能主治酒毒伤血,湿热伏阳,血从齿缝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