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小儿睡觉时,突然出现惊恐躁动的证候。明·薛铠《保婴撮要》:“小儿睡中惊动者,由心肾不足所致。盖心主血与神,肝藏血与魂,肺主气与魄,肾主惊与恐。小儿脏腑脆弱,易为惊恐,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
书名。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症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星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五运六气的六气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参五运六气条。②六淫之一。参见燥条。
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升清降浊机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二便失调等症。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湿疮。出《洞天奥旨》卷十三。由口津下流,浸渍日久所致。小儿多见患处湿烂,浸淫成疮。内服燥津丹,外用制津丹搽之。相当于口周围湿疹。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气的肃降有密切关系。《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后世据此而立“肺为水之上源”的论说,如果肺气肃
指大便秘结。《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参见大便秘结条。
指和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法有二:①将艾绒平铺腹部,在日光下暴晒(见《夷坚志》卷十九),适用于虚寒性疾病。②利用凸透镜集聚阳光照射穴位,故又称透镜灸。适用于治疗疟疾,牙痛等。使用本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