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之一。指因纵欲过度致厥者。《类证治裁·厥症》:“色厥乃纵欲竭情,精脱于下,气脱于上。独参汤。”参厥证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三方。橘红(盐水洗)、蔓荆子、赤茯苓各一两,酒黄芩、酒黄连、白芍药(酒浸,煨)、酒生地黄、姜半夏曲、柴胡各七钱,人参六钱,醋青皮五钱,生甘草四钱。为细末,葱汤浸蒸饼为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喘逆而痰声更甚者。本证轻者类似痰喘、齁喘,重者即为哮证。详痰喘、齁喘、哮证条。
见《中药志》。为核桃楸皮之简称,详该条。
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
【介绍】:见元好问条。
①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一切疰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邪(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近代《中国针灸学》称疰布。位于胸侧部,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隙处。
书名。4卷。题名清·叶桂撰(一作姚球撰)。刊于1844年。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联合部。②经穴名,代号RN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
指病邪由经传入本腑。例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自汗,此病在经,后六七日不解,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邪入膀胱,为传于本腑之证。《此事难知》卷上:“太阳者……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