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证治要诀》。即鳖甲,详该条。
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颗粒均匀,干润适中,舌色如常。病变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主表证,一般证情尚轻;又根据舌苔的厚薄干湿,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
书名。3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症;卷中列产后共61症;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樟树子。详该条。
病名。见《世翳得效方》卷十六。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病证名。见《女科知要》。即妊娠大小便不通。详该条。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