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删繁本草

删繁本草

书名。见《通志·艺文略》。5卷。唐·杨损之撰。杨氏“以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寻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补注神农本草》),已佚。

猜你喜欢

  • 马骝藤果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山橙之别名,详该条。

  • 廖文彬

    【介绍】:元代医生。将乐(今福建将乐)人。废寝忘食,日夜攻读医书,为人治病,每多奇效。由于乐于助人,人们称为仁医。先后被荐为太医、医官,均辞退不就。

  • 消痞

    消法之一。治疗痞积、痞满的方法。①胸胁下有肿块,坚实不移者为积,须消痞化积,如鳖甲煎丸。②胸胁胀满,痰食停滞者为痞满,须消痞化满,如枳实消痞丸。

  • 卫强营弱

    见营卫不和条。

  • 温邪上受

    指外感温热病的感受病邪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开窍于鼻,温邪的发病规律多从肺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半身汗

    证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半身汗者,汗不遍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乃气血偏衰,阴阳不相接洽之候。”《张氏医通》卷九:“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

  • 血秘

    病证名。指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的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血秘,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以致津涸(津亦属血),均宜润剂,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麻仁、杏仁辛润之品。又肾司二

  • 养血解表

    是对阴血亏虚感冒的治法。症见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舌嫩红,少苔,脉濡数等,处方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如葱白七味饮。

  • 水蛇头疔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 妇人规

    书名。2卷(即《景岳全书》卷38~39)。明·张介宾撰。内容共分总论、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子嗣、癥瘕及前阴10类,论述妇科诊治法则。另有《妇人规古方》1卷(即《景岳全书》第61卷)